欢迎您访问:通渭纪检监察网! 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墨乡清风 > 正文
安守乾
更新时间:2018-06-27 17:27:19  |  来源:通渭纪检监察网  |  点击次数:6417次

1957年、1958年,苏联林业专家先后两次在我国甘肃省进行林业考察,也先后两次来到通渭县北部的窎嘴山,对于窎嘴山的植树造林赞不绝口,给予很高的评价。窎嘴山植树造林的倡议者和领头人,就是安守乾。

安守乾1886年10月即清光绪十二年的九月,生于今寺子川乡窎嘴村的阳坡。阳坡这个地方就背靠着红土荒坡、干燥寒冷的窎嘴山,水土流失严重,人们的生活很贫穷。

1951年,安守乾已经65岁,但受了大半辈子苦,得到翻身解放的他,感谢共产党带来的新生活,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组织8户人家成立了互助组,并担任了互助组长。这时,他听到了区乡干部传达的全国林业会议精神,心情更加振奋,下决心绿化窎嘴山,改变家乡千山枯岭的面貌。

知道安守乾要绿化窎嘴山,大多数人却没有信心。从清朝到民国,官府也曾督民植树,但到新中国成立,仅存活3棵,窎嘴山栽不活树。安守乾便不急于动员大家上山,首先在自己家的山地里挖了一条300米长、0.6米深的渠道,蓄水保墒,淤积肥土。1952年的春天,他在渠道上栽下30株树,全部成活。信心大增的安守乾,又在自己山地挖开6条渠,一气栽下300株树。300株树,有250株树成活了,大家的信心也上来了。金色的秋天来到了,守乾带领互助组8户人家上了窎嘴山。

互助组在窎嘴山开出长达3200米长的水渠16条,修下了反坡梯田和鱼鳞坑,栽下了柳、杏、榆、槐等树木1000株,当年成活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。窎嘴山上开天辟地出现了绿色的生机,窎嘴山的人们看到了葱郁的希望。

1953年春,窎嘴山各互助组在守乾带领下“向荒山进军”,他们拜守乾为师,守乾也精心地进行技术指导。“载前埋好苗,深埋又压牢,斜插捎带土,露土一指高”, 守乾总结的高杆栽植和杨柳插条的经验,很快被大家掌握运用,造林不但进度快,而且质量好。到1954年,窎嘴山上已植树200多亩12万多株,一山葱绿迎着和煦的阳光。

“造林不护林,等于不造林”。守乾和村干部、群众一起, 讨论制定了窎嘴山《护林公约》,做出“严禁牛羊践踏毁林”,“不准私人上山拔柴、铲草皮”,“损一罚三”等严格规定,一山林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。

1955年,实行了农业合作化,窎嘴山农业合作社成立了7人林业基建管护专业组,69岁的守乾老当益壮,担任了专业组组长。为了当好组长,保护好林木,守乾索性山上搭起一座草棚住在了窎嘴山。吃饭,让家里人送到山上来。下雨了,他拦洪蓄水、引水浇树;大风将树苗吹倒了,他一一扶起 ;暴雨将工程冲垮了,他和专业组员们背土重修。那些没能成活的树苗,守乾拔出来再进行补栽,年逾古稀的老人,用他的意志,用他的双手,长年累月地背走红土,移来黄土,挖塘、筑坝……。1959年,通渭县北部突发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,窎嘴山的造林工程安然无恙,满山幼林依然碧绿茁壮。

到1962年,在窎嘴山共治理了3条红土沟,筑起30个小箍坊、6个打捞池,蓄水1000立方米。而经过安守乾和窎嘴山群众11个春秋的艰苦奋斗,窎嘴山造林900多亩,21万多株,昔日的干山枯岭,这时绿树成荫。200多株梨树、苹果树开花结果,成材的树木供群众生活所用。当年,窎嘴山80余户人家收益3500元,户均41元,这在刚刚渡过饥荒的通渭人家,在当时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群众,是一个可喜的数字。5月12日,《甘肃日报》发表《窎嘴山营造水土保持林发挥效益》,对守乾的事迹进行了报道。

安守乾以他感人的事迹,多次出席通渭县、定西专区、甘肃省和中央的先进代表会议,荣获奖状60多张、锦旗20多面。1963年1月,77岁的安守乾病危,通渭县人民政府和义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同意他的要求,将管护窎嘴山林木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安进福。带着对窎嘴山的一往深情, 带着对故乡面貌的无比眷恋,安守乾阖然长逝。

敬请关注
关注襄郡清风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惠农资金
下载惠农资金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