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寿臣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、教育家。他七岁开始学艺,一生出演的剧目多达220个,与“国剧宗师”杨小楼并驾齐驱。1940年底,郝寿臣收袁世海为徒。
1956年,《群英会》电影开拍之初,被誉为“活孟德”的郝寿臣被拟定为剧组出演曹操的不二人选。但郝寿臣却千方百计推辞,力荐自己的徒弟袁世海出演。他跟导演说,自己身体状态欠佳,年岁大了,精力大不如以前,而袁世海无论是在艺术上的造诣还是人格上的修养都堪称一流,比起自己更能胜任曹操一角。
袁世海果然不负恩师的厚爱,在《群英会》中,把一位奸猾狡诈、文武双全,又有政治头脑的曹操演得栩栩如生。郝寿臣的“父爱”一直感动和鞭策着袁世海,使他在艺术的追求上一直以恩师为榜样,精益求精,终成大器。
袁世海认为,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是恩师在背后大力提携的结果。没有恩师对艺术的献身和民族的责任感,没有恩师对自己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,哪能有自己的今天?对于恩师的厚爱,袁世海牢记于心。
那个时代,郝寿臣所创作的郝派脸谱艺术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为了提高广大观众对花脸角色的兴趣,给观众以全方位美的享受,郝寿臣在脸谱上苦下功夫,打算有了资金后,出版一本脸谱集以飨后世。袁世海得知恩师的心愿,当即把自己在《群英会》中演出的全部报酬拿出来,出版了脸谱集。
袁世海深受恩师的教诲,一生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非常注重对后生晚辈在思想品德和艺术创新上的培养。他经常提醒晚辈们:人正才能戏正,学唱戏还得学会做人;不要小看最基础的训练,哪怕一个细微的眼神,一个举手投足的小动作,都要本着从人物的个性和需要出发;创新要合乎人物、合乎情理,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随意为之。
在这个世界上,诸多有非凡成就的人,不是他们的机会比别人多,而是他们懂得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别人。(鲁桂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