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南晖(1709.12.28—1784.5.12),字仲晦、迎旭,号青峰、西海云樵,今平襄镇城关村人。
南晖少时家贫,10岁入里塾读书,严冬穿单布袍,课余搞推磨等家务劳动,但“志气昂昂,聪明过人,从不向人作乞怜状”。平时言谈应对,书字题留,“信口随手”。一次,启蒙恩师王希旦见南晖捧一大砚,戏以“砚大文章大”索对试才,他即冲口答以“心宽天地宽”。后为关帝庙撰一联:“匹马可独行,仗此生凌霄浩气,会风虎云龙,别自有千年事业;双眉常不展,悯当时满目群雄,同石牛腐鼠,那堪登一部春秋。”人皆赞叹,王希旦尤为器重地说:“此子不可羁勒!” 雍正八年(1730) 县试,果然名列榜首。次年“黉序”为秀才,即入县学读书,除应付考课外,集中精力博览群书,反复研读《十三经注疏》、二十一史,搜寻其它稀见书籍用心阅读,使他产生了一种崇高的使命感,即向历代圣贤看齐,决心在经学上有所发明,能在身后陪祭孔庙,流芳百世。十二年(1734),李南晖参加岁考获第一名, 不久选为拔贡。次年参加乡试中举,名列第七,时25岁。后赴京会试,虽答卷优秀,被六次荐卷,但终因科场腐败而落第还乡。从此,他无意科举,一心治学、修身、教书。先后被聘为甘肃秦州、河南桐柏县、陕西中部县等书院山长,精心授徒,桃李几遍天下。乾隆三十年(1765), 被授任四川威远知县,时56岁。
任知县时,他着意以“文明成化”为旨,以勤谨廉正为尚,兴利除弊,视民若胞,秉公理案,一时贤声四达,受到民众衷心爱戴。史载:威远有一“华阳大狱”人命案,因时久案沉, 历任知县均未断明。李南晖深入调查研究,甚至冒险率人从邹知县祖坟中掘出故尸,推理判断,几经周折,终于大明沉冤,至今传为佳话。他创建了青峰书院,自捐银两供诸生膏火费用。为诱导诸生专心攻读,亲书《慎思录》,刻石砌在书院墙上,令诸生朝夕对照反省,以逐步达到德行上的自我完善。他还亲自督建桥梁、河堤、城池。曾参与金川之战,督运粮草,立有军功。当时兼任制军的朝廷大学士阿桂以军功卓异保奏入见,但李南晖深知“宦海茫茫”,难到彼岸,老了就该退居。乾隆四十四年(1779),他归里以讲学为生。四十九年,甘肃回民新教兴起震惊清廷的“石峰堡事变”。五月十二日,城陷,与次子思沆等同被杀害,时75岁。《清史稿》有传。
李南晖对古圣贤的“至善之旨”身体力行,一生潜心研究《周易》玄理,达到痴迷状态。他在秦州时绘制太极、河图苦苦思索,以至梦见伏羲氏召见,醒后观图顿有所悟,从而得出结论:《周易》中的“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与三圣人所系之辞,无一语不自图出者”。这一观点是“从来儒者未发之旨”。
李南晖早岁从师理学巩介亭达16年之久。此人服膺于理学“河东派”薛暄的学说,认为“薛子笃实”,是“宋诸贤之正脉”。李南晖受其影响,私淑于薛暄学说,走的正是此人修己教人、以复性为主的路子。其教育思想也打着薛暄的烙印。这在《慎思录》中得到充分体现:一、他肯定了从师受教的重要性。认为“君于之学,莫不渊源有生”。强调:“生于其后,而不得所师,其学问德业何由成耶?”二、他提出了道德教育第一、智有教育第二的教育方针。他说,“做人难,读书次之,文章又次之,教学者苦用功,不可不知次第。”不过,他提出的教育方针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恪守儒家教训的人。三、他提出了循序渐进、贵在积累的教学原则,认为治学有如“行远道者”,不能一蹴而就,必须锲而不舍,一步一个脚印,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才有成就,决不能“兼程”或“忽行忽止”。四、他倡导独立思考的学风。 主张“从六经入, 入得去,要出得来”,不能读死书。读书要反复咀嚼原文,领会精神实质,万不可先读注释,受他人蛊惑。他的这些主张极为可贵。
李南晖一面广育英才,一面勤奋写作,著有《读易观象惺惺录》40卷、60万字,《易象图说续论》10卷,《慎思录》2卷,《天水问答》、《憩云集》、《活兽慈舟》等。他的书法造诣亦相当精深,有不少墨迹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本县和四川威远县。